我们管理金钱的方式受到我们如何看待金钱的影响。一般来说,有三大类型的态度:
- 储蓄者重视金钱可提供的安心和安全感。他们为了紧急情况或梦想而不断储蓄。
- 花费者认为金钱该利用来给自己享受人生。他们喜欢宠一宠自己,即使得承担很多债务。
- 和尚认为金钱是低等不值得注重的物品,尽可能避免接触和处理它。世上也有富裕的和尚(例如那些因出生或嫁入财富而不必担心金钱问题的人)。
身为一位储蓄者,我曾注重每一分钱。为了节省2角钱,我可花费半个小时计算只需要去一次的最短的巴士路线。然而,我花费了不少钱在没用的电子产品和其他不明智的大开销。
我发现这种一分钱聪明,但丢了西瓜的思维对我有害。未雨绸缪储蓄是个好主意,但无法处理通货膨胀缓慢贬值货币的问题。花费者宠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不吸引我。我尝试和尚的生活方式,却发现我只是把一个问题对换成另一个问题:我时间上有了自由但是得一直得烦恼如何找到钱生活和办我的计划。
最后,我决定继续保留储蓄者的生活方式,但实施新的政策以弥补我策略中的弱点:
1)每当我想花钱的时候,我就以自己需付出的工作量衡量物品的价值。如果我每小时赚$40,出国度假需花费$4000,那么我得付的代价是工作100个小时。这有助于控制我大型的消费。
2)我把部分额外收入投入到研究和自我改善的项目中。项目必须提供长期的回报而且也要物有所值。我偏向购买保健补品和眼镜这些有形物体,因为它们为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从工程坊中学到的记忆技术等等无形物体往往被遗忘,除非这些技能或认证能够增加我的收入或者推动我的生命任务。
3)每当我必须选择花钱或时间决定时,我会选择给我最物有所值的组合。例如,如果我每天可多花几块钱节省一个钟的旅行时间,而我一个钟可赚几倍这个数目的钱,我会选择花钱。
4)我做了功课后去投资价格低廉的股票,选择管理良好、现金流动充足、保守贷款政策(尽可能不贷款)的企业。我避开了可疑的垃圾股和比特币等投机项目。我花了很多时间和学费来克制自己不要投机。
5)虽然花费钱购买体验而不是物质物品的想法许多人赞好,但是我认为这是另一种花费者的心态。为了短暂的虚假旅游体验而辛苦工作几百个小时不吸引我。唯一值得花钱购买的经验是给善良、真诚的人一个摆脱贫困和改善自己生活的机会。
6)通过正面思想来吸引财富的观念是把心灵的羊毛穿在唯物主义的狼身上。它把宇宙当着神灯的精灵,说大家都能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理财和行商教育一直是真正培养和保持财富的基础,而不是走这类虚科学的捷径。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增加我本身财富的方法得使用我自己的长处和才华发展到一个很少竞争的新领域,而且也得是大多数人都无法与我竞争的独特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