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朝向不可能的目標進發,這並非我所選擇,只是因為並無其它途徑可取。
我常常顧慮自己的表現,盡可能作出萬全之策,然而別人總不會做他們當行的事,致計畫遭受破壞。但我仍會如常盡全力繼續下去。人們見我如此便稱我「固執」:執著自己的思想和計畫。
有用的回饋
過去,我對於批評感到難過,尤其是對那些指我固執的人,他們似乎只是企圖制止和破壞我的創作,而缺乏予我積極的方法。人們徒然使我更有決心,且加倍努力來證明彼等不是之處。
今天,我會認為他們的批評也有其道理。不過,他們表達評論的方式,對我並不管用。因此,我學到避免蹈其覆轍;當我遇見像之前的我這般的人,我會不僅指出那些是不可能的事,也說明怎樣才有可能。我亦會指出他們那些消極或差強人意的點子,及如何專注於那些積極的意念。
假如童年時有人向我提出以下觀念,我可能免了不少麻煩和挫敗:
- 開始(計畫)前,先行澄清我的意向;
- 在曾經可行的經驗之上,進一步建立新構思;
- 明白到人類總有其私心;
- 做實際可行的,不空談理想。
這些都是在物質世界裡的基本觀念,奇怪的是,從來沒有人直接了當地指點迷津,他們卻暗地裡期望我自動開竅。
我改善策劃的四個步驟
1) 開始(計畫)前,先行澄清我的意向
「你想達成那些目標?」這是重要卻難回答的問題。不少人誤以為自己渴求某事,但其實心底處卻盼望別的。要清楚些,我會問:「假如神給你一個願望,你最想得到甚麼?」知道自己的意圖,無異使我的計畫和意念與真正的欲望不致有衝突。
2) 在曾經可行的經驗之上,進一步建立新構思
這是第一項我經歷多方困難才學到的教訓。由於它與我所學習有關創造力和天馬行空的思維背道而馳,費了我許多時間才領悟。就著實證可行的元件來計畫事情,會較容易取得別人的認可;缺乏經驗的人,可能犯上應用太多未經考驗的元素作計畫的毛病,容易導致失敗。事實上,大自然也不會讓創作力任意妄為的(基因改變就是一例)。
3) 明白到人類總有其私心
我很難接受這一點。當我還是孩子的時候,母親經常告訴我人們是自私的,我同樣忙不迭否認,對我來說是不毫無根據的。直到2007年,我才突然發覺自己的行為也很自私。譬如說,我購物是自己的事,不是為了維持超級市場的生意,我流覽網頁尋找有趣的笑話和資訊,不是為了給網路商發展資源。
我的內在出現了更新改變。這個獨特自閉人物,我引人入勝的故事有甚麼意義?只有那些認為我的作品有作用、或是對他們生活有幫助的人,才會支持我的工作。因此,我生命的主要原則就是:使我的工作成為有意義。
4) 做實際可行的,不空談理想
我想全世界以我的理想為依歸,我想全世界知道我比任何人更勝任做某事,我想依足一切規則辦事:可惜,生活中許多事情行出來並非如此。經常出現缺欠、延誤、錯失,於是人們只好妥協,但求夠快、夠好、夠美觀,而不求完善。著眼于實際而不談理想需要極大勇氣和智慧。
「行政功能失調」造成的困難
甚少人覺察到自閉不僅是一種社交障礙;如要得窺自閉人士內在那雜亂無章之心靈,不妨閱讀他們未經編輯的文章,會發覺是那麼冗長而重複累贅,缺乏重心及毫不流暢。
專家把這稱之為「行政功能失調」。於是,有部份治療著重説明自閉人士訂目標、組織計畫、控制衝動、培養靈活思考以應付意料不及的事情。
臆測:許多自閉人士難以預計辦理各種事情所需的時間、功夫和投入的意志。他們可能感受「虛假信心」:大多數傾向於高估了自己處理事情的才幹或能力,而且堅信不移。明智的自閉人士會考利到墨菲定律(Murphy’s Law):就是讓其它人處理本身力所不逮的事,並且向有關經驗人士諮詢。
優先次序:自閉人士常無法建立事物的優先次序,每宗事情都同樣重要。非自閉人士有一種本能去定立事物的優先次序,自然而然全神貫注於(對他們)重要的事情上。引用邏輯推理以定下計畫,萬萬比不上利用本能的方法。我相信其中一項主要因素是:難於分別那些可能或是不甚可能發生的情況。
整體畫面的連貫性:自閉人士傾向關注太多模式和細節,以致他們予人過於冗贅的感覺。他們忽略人類系統之整體畫面,卻著眼於無關痛癢的項目或小節,而省除了當中重要事項。要是他們從事管理職務的話,很可能在事業方面一敗塗地。
緩慢而鹵莽之決策:既沒有本能作指引,每作決定之時,都要經過漫長而有限的邏輯推理過程,叫一些自閉人士覺得不耐煩,而草率決定;可惜這般決定往往流於鹵莽而且後果不堪設想)。
獨斷獨行之計畫:自閉人士感到難於與性格相異、或懷不同目標的人共同磋商計畫;無論其計畫是如何周詳,及預設應變方案,總會因為別人未可逆料的行徑令計畫有如泥牛下海一般(就像鐵達尼號)。
絕對的想法:每當計畫受挫或面對危急情況,有些自閉人士會有衝動作出放棄或避開。他們可能覺得成功只是非有則無:要是不能完全追達到圓滿結果,就等同完全失敗;他們很難接受「總算不錯」的概念。
過度計畫:有些自閉人士過於倚賴計畫,耗費大量時間于計畫甚於行事。事實上,運用一個簡單快捷的系統比一個複雜的計畫更明智,因為人類並非像電腦一般操作。
放棄作決定:不少自閉人士(甚至高能力的人)鑒於不願付出精神作多方考慮,往往放棄作出決定。不然,他們將陷於困惑苦況之中;於是只好按別人所說去行,結果,他們有可能被人陷害或利用。
對自閉人士之忠告
量力而計畫:別作不切實之吹噓(也就是說,不吹噓未經驗過的事),因為一旦不能實踐所言,將予信任你的人留下壞印象。要循序漸進才有建樹,先要求自己做那些略超於目前成就的,要接受作偉大的事需要時間,必須有充分謙虛和忍耐。
按經驗作計畫:無論你做任何事,謹記要從往昔經驗學習,或是汲取別人經驗;在未作嘗試前,有許多阻礙是始料不及的,作好準備才是明智之舉。
簡化計畫:把一切所學的計畫系統拋開,緊靠一個簡單的行事曆;記著這一項準則:每計畫一分鐘,要付上至少十分鐘的實際行動。
作短期計畫,為長遠打算:由於大部份的計畫將無法實現,宜集中于如何達成一些短期目標;與其作詳盡計畫,不妨只憧憬和述說長遠結果。比方說:
- 選擇一項你喜歡從事、認為有價值的志向
- 探索你要達成該目標所需付出的實際努力
- 訂下達成志願的限期
- 制定達成志願的小目標和按部就班邁進之期限
- 信任自己會最終完成目標。
理好自己的事:集中做好自己份內的事,避免管他人事務,或評論他們該怎樣辦事。直至你已累積更多經驗,且能表現出本身的勤奮與技術後,才可考慮說出你的意見來。
讓別人來計畫:要懂得謙虛接納自己之短,讓別人來幫助你作計畫。選擇那些與你合作的人,聽取他們的意見,如此可有助你集中于更具意義的事上。
承諾與承擔:要小心謹慎所作的承諾,且要言出必行,不能履行承諾將會令你失信於人,後果是他人不會讓你有機會發揮所長,或交托予你更重要和有意義的任務。
實幹:有不少自閉人士成為「永久學生」,他們不斷學習,但從來不付諸實行。他們自覺準備功夫不足,不想承擔任何事務。如果你是其中一個,那麼必須當心!應該開始做些簡易的事,你可經歷到把意念付諸實踐的刺激和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