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autistic » 內在成長 » 創意與故事寫作

我在學生時代曾寫過很多故事,其中一個故事在小學時還獲得了全校等三獎。現在回想起來,或許我並不配獲獎,因為我根本不瞭解故事的概念。

對於我來說,寫故事是一個分析和技術上的問題:“我該如何把一系列事件整合在一起才能符合老師對於故事的標準呢?” 我寫故事的過程就好像把零碎的磚頭構築成一棟建築一樣。每個磚都代表著我所知的一個事件。這些事件來源於新聞,故事書或者個人經驗。

我能理解因果關係和如何構成個人場景。我也讀過其他的“故事藍圖”:由不同作家寫的好故事。這些藍圖説明我把故事組織成一系列事件,從一個場景轉變到另一個場景。但是,我無法創造有自我人格的角色。因此,我的角色沒法做出決定,體驗痛苦和犧牲。這些角色僅僅只是令人煩惱的道具而無法成為故事中的關鍵力量;我只為了符合老師的要求才加入他們。

換句話說,我寫的故事通常都是由我讀過的其他故事“複製粘貼”過來的事件構成的堆積。

對許多人來說,一個好故事的成分是:

  1. 有趣的角色
  2. 有趣的情節
  3. 有趣的敘述方式

許多書籍能夠教給我們這些成分。但我真正需要的是理解以下更為基本的問題:

  1. 如何構建行為舉止像人類一樣的角色,這樣我們才能夠與他們發生聯繫
  2. 如何構建符合邏輯和因果關係的情節,這樣我們才能夠理解它
  3. 如何在人類意識的基礎上敘述故事,這樣我們才能覺得熟悉

在這篇文章中,我會介紹一些常識性的概念,它們有助於故事寫作以及一般的創造性活動。

 

地球生活是由各種各樣的局限構成的

體驗了好幾年的地球人觀點之後,我總結了七條規律指導我的創作和見解。關鍵是永遠記住我們被人類的局限性所制約;這是在構架一個真實的故事時必須考慮的。
1)我們被人類的軀體所局限。我們只擁有四個肢體,只能在一定的溫度範圍下活動,擁有有限的感官,只能以某個最大速度移動,會疲勞,等等。

2)我們被人類的思維所局限。我們的大腦在視覺處理過程上存在局限(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相信幻覺)。我們處理資訊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容易感到疲勞。我們擁有固定的內在本能,喜歡遵循社會規範。

3)我們被人類的壽命所局限。如果一個解決方案要花費50年的時間才能成熟,那麼對於大部分的地球人來說也許太長了。但我們也沒有辦法對持續時間不到半秒的事件進行回應。

4)我們被生理環境所局限。打個比方,我們或許沒有足夠的空間在某些商品大減價時把它們儲藏起來,沒有辦法在海底安家等等。

5)我們被社會環境所預先。我們可能因為沒有政治影響力,受到社會規範的制約,或者因他人的恐懼或欲望而無法實施解決方案。

6)我們被歷史所局限。我們現在之所以能存在是因為過去所發生的事情。我們沒有辦法回到過去來改變我們的現在。

7)我們被物理定律所局限。我們無法超光速投擲物體,無法抵抗重力,穿牆或者從紐約瞬間移動到香港。

 

地球生活的目的

許多哲學家都爭論過地球生活的目的。其實這也是故事寫作的核心。以下是我對這個話題的答案:

1)成長:我們進入了擁有局限的世界是為了親生體驗選擇和後果。隨著我們的生活,我們改變自己,從一個階段到另一個階段,就是為了體驗我們自己所選擇的道路。當我們完成了自我的發展,我們就離開。除此以外我們沒有什麼可做的。

2)體驗局限:為了成長,我們必須體驗局限。局限迫使我們做出選擇。如果沒局限,那麼生命就沒有意義。

3)做出選擇:每個選擇都是一種自我定義的行為。我們所有選擇的總和創造了我們的性格。我們對於自己的信念與我們的身份無關,因為我們的信念是通過行為表明的,它僅僅是作為我們的潛在性格的表現。

 

人類反應預知的溝通模式

地球人擁有的重要能力之一是能夠在事情發生之前識別並且完成一系列他人的行為。另外一項重要的能力是能夠意識到別人知道你知道一些事(元認知或者心智理論),反之亦然。我把這些精神技能成為人類反應預知的溝通模式。以下來自一部電影的場景可作為一個例子:

在電影《異形》,中主人公Ellen Ripley發覺自己身處一個滿是異形蛋的房間內。可怕的異形女王惡狠狠的看著她。同時,女王的手下正從走廊追逐Ripley。Ripley盯著異形女王,冷靜地舉起噴火器,向空氣中開火。看到了熊熊烈火,女王痛苦地怒吼。Ripley於是把噴火器瞄準其中一枚異形蛋,但沒有開火。女王便揮一揮手。她的手馬上撤離房間

在這個短小的場景中,人類反應預知的溝通是這樣運作的:

1)Ripley 從異形手下正在移動的影子判斷出他們正在接近她。她預料他們進入房間的目的是要傷害她。

2)Ripley看到異形蛋時,判斷異形女王想要保護自己的後代。Ripley決定通過向空氣開火來展現她的破壞力。然後,她瞄準異形蛋,表示自己也可以向異形蛋開火。她知道異形女王會完成她的行為模式。

3)異形女王預測到Ripley會燒掉她的後代而怒吼。她不想讓後代受到傷害。

4)異形女王看到Ripley的猶豫,並且判斷這是故意的。她推測到Ripley想要逃跑。她意識到Ripley正在試圖和她談判:讓Ripley安全地離開房間,否則Ripley會燒掉異形蛋。

5)Ripley在開火之前已經預測到異形女王會預測到什麼事。她等候女王的答案時自己的手指一直勾著噴火器的扳機,以防女王決定傷害她。

6)女王決定接受Ripley的要求。為了展現這點,她向手下做了一個手勢。她知道她的手下明白她的意思。

7)手下意識到Ripley正在威脅女王的後代。他們也意識到女王和Ripley的想法。女王的手勢在這種情況下是側退的信號。

8)手下退下了,Ripley有了活著離開房間的機會。Ripley不再把噴火器瞄準在異形蛋,表示她也接受了談判條件。她知道異形女王明白她的意識。

 

實際創意

人類反應預知模式在解決實際問題上也很有用。讓我們想像幾千年前有關於杯柄的發明:

1)有人沒有意識到水很湯,抓住一杯開水。

2)他燙傷了他的手,反射性地打開手掌。杯子破碎在地上,燙傷了他的腳。

3)一個女人看到這個景象意識到杯子的設計不夠合理。

4)她想到可以在杯子上安裝一個像平底鍋那樣凸出物,就可改進人們拿杯子的方式而避免燙傷的危險。當她想像自己用這種方法拿一杯開水時,這個優勢就更加明顯了。

5)這個凸出物的改進版本就變成了今天的杯柄。

 

實際的創造性活動源於不同層次的意識活動:

1)我們是從人類有限的視角來觀察生理和社會環境。我們可以定義生理上的局限比如資源,移動的自由,時間的數量等等。我們也會知道一些社會的限制例如社會力量,規範和規則。

2)我們明白世界的情況是如何影響我們自己的。拖地板會導致疲勞,我們可以把時間用在其他更有意義的活動上。於是,大部分人會認為這個工作是負面的。但是,如果有人沒有意識到生理的疲勞並且對時間的價值沒有概念,他就會有很不一樣的看法。

3)我們發現現在的情況不夠好,更好的情況是有可能實現的。

4)我們有動力來改變現有的情況使之成為一個更好的情況。

 

自我與他人的參照點

自閉人士常常掠過第一和第二層次的創造性思維活動,直接跳到第三和第四曾。產生的計畫是建立在一個完美的,沒有資源的限制,也不必受到社會規則的制約的世界上。自閉人士會優先考慮到藝術以及自我表達,而不是解決問題,因為他很少考慮到實施計畫的時候會對自己產生怎樣的影響。

比如說當一個老師叫一個非自閉的學生排列教室裡的桌椅時,學生會從“社會規則”的角度考慮問題。規則是老師創造的:如果老師對結果滿意,學生就過關。如果老師不滿意,學生就不及格。因此,學生知道自己的想法和標準是無關緊要的。非自閉的學生也會優先考慮自己。很少學生會對排列桌椅充滿激情,他們更喜歡與夥伴到校外閒逛。因此,他們儘量花最少的時間與精力在這件差事上,只要能夠通過老師的審查就行了。

但自閉人士僅僅只是狹隘地將這件差事定義為“如何排列班級的桌椅”。他想的是如何最完美的排列方式,並且盡最大的力量讓這些傢俱符合自己的標準。在這個狹隘的時間視窗中,他不太意識到各種不同目標的重要性。當他做事情的時候時間就前進,當他停止的時候時間也停止了。因此,他會花很長的時間小心翼翼地移動每一張桌椅。

非自閉人士的參照點自閉人士的參照點
目標是別人的想法: 老師想讓教室看起來乾淨整潔。這意味著路過的人不會注意到明顯的差錯。我的想法是目標: 老師想讓教師完全乾淨整潔。這意味著我要把所有已知的偏差全部糾正。
別人意識到的: 老師一向來不檢查櫃子的頂部,所以他也不會發現我沒有打掃哪裡。我不打掃也行。我意識到的:我必須打掃櫃子頂部,因為我知道那裡髒了。
別人的標準: 如果老師走進教室沒有發現任何髒亂或者異常,那麼我就過關了我的標準:我要仔細檢查每一個角落的灰塵。我會用尺子確保每張桌椅都完美對齊。我只有在查出了所有偏差後才能過關。

 

發明家的常犯的錯誤

最後,我想指出一些發明家常犯的錯誤,因為這也是自閉人士容易犯的錯誤:

1)獨佔構思:構思不屬於任何人,因為誰都不可能獨佔它。(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只是構思的實施,不是構思本身。)最終,被大眾讚揚為構思的創辦人往往不是第一個發明構思的人,而是第一個成功使用構思的人。事實上,構思發明者經常因為堅持應用自己死板的方法而阻礙了自己的進展。因此,把構思當著需要保護的無價之寶是不利的想法。有了構思後,頭等任務就是展現它的實用性或開發它的潛能。

2)不投入百分之百的力量:許多人擔心如果自己不隱藏最好的構思或能力的話,他們以後就沒什麼好分享了。真正有實力的人不會猶豫盡最大的努力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創作。他分享越多,就越能創造更好的點子,也就越能展現自己的才華。如果我們害怕構思被他人“偷走”後就一無所有,那麼我們其實也沒有實際的價值,應該好好反省。但是,有時因戰略的目的,暫時不公開構思是明智的做法。

3)認為發明是最重要的貢獻:很多書籍都有講解如何利用別人的時間和技能為賺取大量的金錢的杠杆。但是如果自己沒有東西能讓別人利用,那麼我們只是僅僅的寄生蟲。誰想要和寄生蟲一起合作呢?在自己沒有利用性的情況下,他人就把我們的構思拿給其他有價值的人發展。所以,我們得注重自己要對整個從觀點產生直到最終產品向市場發佈的過程都有貢獻。

4)過早發明:飛行汽車在科幻電影中經常出現,但是除非每個司機都擁有飛行執照或者飛行汽車能自動駕駛,這個構思恐怕只是個幻想。甚至湯瑪斯•愛迪生也經歷了很多失敗。他嘗試創造一種能結合並圖像和聲音的機器,但是19世紀晚期的技術水準還無法實現他的發明的潛在性。因時機不成熟,許多天才的發明都無法推入市場。因此,我們的構思要配合時代才能夠有最大的成功的機會。

 

總結

對我來說,理解地球人運作的最好方法是生活在他們的社會中,觀察他們的生活方式。如果我們擁有必要的經驗再加上地球人的本能,地球運作的方式是很明顯的。這就是我開始接受自己是地球人的身份時所開始的計畫,結果產生的體驗震撼了我的思想。

我在2005年寫作故事時突然意識到“人”的意義。當時,故事人物復活了,自己創造故事情節。我被淪為一個全知的記者,描述人物的生活。我於是意識到寫作不僅僅是一種愛好或者是謀生的方式, 而是引發我把隱藏在內心的“人性”帶出來的一種方法。或許它也會成為你的方法。

 

字體段落就如飛箭
我們得精心打造它
允許它可穿梭時空
準確無誤擊中核心

Please click to share to social media请点击分享到社交媒体